三孩”及其支持政策實行還不到3年,各地政策紛至沓來,令人眼花繚亂。那么,生育支持政策總體的建設進展如何?
人口是一個復雜系統,生育支持政策涉及全社會的多個方面。近日,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有關負責人接受紅星新聞采訪,系統盤點了當前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相關措施主要集中在經濟、服務、時間三個方面。
該負責人表示,總的看,生育支持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普惠托育取得積極進展,生育友好氛圍不斷改善,全社會關注生育、支持生育的聲勢逐步形成。這對提升群眾生育意愿、增強生育預期起到一定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主任楊凡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從認識到觀念到行為,生育支持政策效果的展現需要很長的周期。一個有利因素是,我國普婚普育的文化傳統未發生根本改變。
經濟支持:
多省探索發放育兒補貼
四省份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經濟支持方面,主要體現為稅收、醫保、住房、育兒補貼等。
國家層面,2022年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2023年將標準從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住房城鄉建設部多渠道增加保障房供給,截至2023年底已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
557.9萬套(間),累計215萬有未成年人的家庭、36萬多子女家庭享受公租房保障。
地方層面,22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其中云南、寧夏實現省級層面政策覆蓋,云南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別發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補貼,每年發放800元的補助至3周歲;寧夏對
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2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補貼,對三孩家庭每月給予不少于200元的補貼至孩子滿3周歲。
部分地方探索強化社保、醫保(含生育保險)保障作用,北京、內蒙古、廣西、甘肅等4省份按程序分別將16項、8項、9項、12項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浙江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
全省339萬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江蘇對企業在女職工產假期間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用,生育二孩的、三孩的分別給予50%、80%的補貼。
服務支持:
普惠托育大發展
中央預算內投資35.2億元
服務支持方面,托育服務是一大亮點。
國家層面,“十四五”規劃將“每千人口托位數4.5個”作為重要指標,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牽
制定了一系列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會同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5.2億元支持普惠托育,會同財政部2023—2025年投入30億元支持30個城市實施普惠托育服務發展項目,會同全國總工會鼓勵有條件的
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
地方層面,各省份(除西藏外)都明確到“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及以上的目標。北京普惠托育機構園所按照現行學前教育財政補助政策享受1000元生均補助和每天每平方米不高于5元租金補助。
浙江在17個縣試行將托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江蘇蘇州對已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性托育機構,給予1萬元/托位的建設資金補助。
此外國家層面還有優生優育服務、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等政策。優生優育服務得到強化,全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規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國家衛健委會同9部門出臺《推進兒童
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教育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雙減”,去年將小學、初中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從650元、850元提高到720元、940元。
生育假期優化:
各地產假普遍有158天
均設立配偶陪產假、父母育兒假
時間支持方面,主要體現為落實產假、發放生育津貼、保障女性就業權益等。
國家層面,《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其他福利待遇。國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父母育兒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保障生育女職工享有
平等的就業機會、職業發展機會和待遇”列入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標準。
地方層面,各省(區、市)普遍延長產假至158天及以上,超半數省份生育津貼支付期限不低于158天。各地均設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產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兒假。地方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休假制度,北京
規定女方自愿減少延長生育假的,男方享受的陪產假可增加相應天數;江蘇、云南等地將配偶陪產假納入生育津貼支付范圍。
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負責人提到,還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優化生育休假制度,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
此外,文化支持方面,也有各種積極引導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的政策。
專家說法:
政策見效需時間
我國普婚普育文化傳統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楊凡向紅星新聞分析,目前的低生育率是多種因素疊加的一個結果,一是系統性因素,生育率下行是全球的共同趨勢,這是人口發展的規律。二是暫時性因素,包括育齡群體規模的下降和婚育推遲效應造成一時
生育率低,這是很難去干預的。第三類因素是育齡群體生育意愿較低,認為生育成本較高,這類因素則存在很大政策空間,而國家生育支持政策正是應對這類因素。
生育支持政策有沒有用?楊凡回應:“肯定是有用的。”
從國際經驗來看,楊凡指出,西歐、北歐、東歐的生育水平出現了回升,這跟他們的生育支持政策有密切聯系。
“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他們做得好是因為他們做得早?!睏罘仓赋觯霓D變,是一個從認識到觀念到行為的改變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期建設的過程,短時間看到成果是不可能的。
楊凡提到,一個有利因素是,她最近做的一個對于不婚不育、晚婚晚育群體的調查發現,我國普婚普育的文化傳統并未發生根本改變。有些人雖然表現出來不婚不育或者晚婚晚育的觀念,但實際上他們中的七八
成仍然希望結婚和生育,這和西方一些國家婚姻家庭價值的淡化有很大差異。
據楊凡介紹,上述調查中,20%—30%的調查群體表示,生育支持政策對他們生育計劃有正向影響?!八麄冋J為最能影響的政策,我國實際上都已經開始做了。所以只要持續地在這個正確方向上進行建設,效果一
定會體現出來。”楊凡說。
轉自央視網
版權所有 2006-2020 上海煦翔市場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滬ICP備200142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