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人社部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三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已有16省份提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省級基礎養老金,惠及上海、北京、西藏、浙江、江蘇、廣西、內蒙古、寧夏、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江西、甘肅、吉林、山東、湖北、安徽、海南等地的7209萬城鄉老人,最高每月上漲100元。
個人賬戶制要來了?社保繳費年限將逐步提高!
備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制度也有最新消息,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制定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個人養老金擬采取個人賬戶制將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都作為個人養老金產品以便參加人根據不同偏好自主選擇.
早在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要建立有稅收等政策支持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提供個人積累養老金的制度選擇。個人養老金 擬采取個人賬戶制,年度繳費額度的上限,一開始可能會與個稅遞減試點的政策相銜接,今后隨著經濟發展、工作水平的提高來逐步調整,提高繳費的上限。
很多人開始好奇,“個人賬戶制”是啥意思?簡單一句話總結:
國家為了幫你存養老錢,
已經做好了各方面準備。
“個人賬戶制”,指的是養老模式中的DC模式:也就是繳費確定的私人養老金,由個人主導投資決策,換句話說,這是你自己的養老金,需要自己負責。
進一步地,對個人來講,背后有兩層深意:
首先,個人養老金沒有統籌賬戶,錢都在你的個人賬戶里,養老生活的好與壞,取決于自身的投資理財水平。
其次,錢領完為止,不會終身發放,個人養老金是否可持續,還取決于個人計劃能力與管控欲望的能力。
關于養老保險
員工換了工作地點,養老保險能轉移嗎?
怎么辦理轉移?
什么是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
簡單來說就是跨省就業,可以把在原工作地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轉移到新工作地,與新工作地的繳費合并,兩地的參保繳費信息累計記錄,這樣就能保證參保人員在各地的養老保險權益完整、準確。
什么情況下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
在發生跨省或跨制度流動時,需要辦理轉移接續。
18個地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最高增加120元!
不只是養老金,最低工資也上漲了。人社部透露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18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最高增加120元!
在沒提出上調的地區中,有在2020年已經上調了的,比如廣西、福建和青海;還有地區在2019年進行了上調,比如重慶和貴州;而四川、云南和安徽三省份在2018年進行了上調;內蒙古上調的時間是2017年8月1日,距今已達4年。
從最低工資標準額度看,上海最高,為2590元;安徽墊底,為1550元。兩者相差1040元。
部分素材參考自:新華社、央視財經、澎湃新聞,中國經濟周刊
版權所有 2006-2020 上海煦翔市場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滬ICP備200142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