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后,各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也陸續公布。
20省市社平工資數據發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0日,至少已有20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
在這20個省份中,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和重慶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大關。
其中,浙江省2021年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9%。
廣東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18133元,與2020年的108045元相比,增加10088元,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與2020年持平。
重慶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1670元,與2020年的93816元相比,增加了7854元,同比名義增長8.4%,增速與去年持平。
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迎來調整
社平工資是征繳和支付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的重要依據。
法律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我們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社保基數上下限的確定規則為:參保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為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上限為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因此,推測今年廣東省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為5906.65元——29533.25元(提醒:這個上下限還只是我們根據往年的計算規則得出的數據,具體需要以廣東省人社廳發布為準)。
目前已有多個省份開始社保繳費基數申報,部分省市還公布了公積金繳費基數上下限,比如:
廣東佛山市
2022年度繳存基數不得高于我市2021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即26070元;不得低于我市在崗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即1900元。
住房公積金個人月繳存額上限為3128元(四舍五入取整數),單位月繳存額上限為3128元(四舍五入取整數),月繳存額上限合計為6256元;住房公積金個人月繳存額下限為95元,單位月繳存額下限為95元,月繳存額下限合計為190元。
新疆烏魯木齊
2022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月工資基數下限為1700元,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網上對外公布的烏魯木齊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按職工本人和單位各5%的繳存比例計算月繳存額下限為170元。
省市過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社平工資還將影響這些待遇
①影響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
最低工資標準是保障勞動者最低工資收入的法律制度,是一種適用于全行業的國家標準。
按照統一要求,最低工資的測算有兩種方法:比重法與恩格爾系數法,兩種方法均參考上年度當地人均生活費用、職工個人社保公積金費用、全市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失業率、贍養系數等六個指標,根據不同的測算公式,綜合確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②影響經濟補償金封頂標準
“平均工資”在勞動者權益受損時也會派上大用場,因為它決定著經濟補償金的高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③影響經濟補償金免稅范圍
對于“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④影響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
如果勞動者受到意外傷害,有可能涉及誤工費的索賠。這筆錢的多少,也與平均工資息息相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誤工費應當根據受害人的收入狀況和誤工時間來計算。受害人收入狀況的確定,根據受害人有無固定收入的不同情況,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沒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⑤影響一審終審的小額訴訟
如果因為工作中的事情打起官司,有的能夠“一審完事”,有的卻不得不“二審終審”,而這一程序的“繁簡”也與平均工資有關。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版權所有 2006-2020 上海煦翔市場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滬ICP備200142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