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
“社保是不是交滿15年就可以不用再交了?“
“社保交15年和交25年有什么區別?”
一.社保年限影響養老金待遇
社保繳納15年、25年對待遇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養老保險了。
養老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類。
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都要求累計繳費滿15年,但是職工養老在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領取養老金,而居民養老則要求參保人滿60周歲才可以領取養老金。
那么,交滿15年是否可以不用再交了?
首先,根據法律規定,單位必須給在職員工繳納社保,其中就包含職工養老保險,因此如果一直工作到退休,養老保險也是要一直交哦。
其次,考慮到各種現實狀況,比如離職、創業、或者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等,養老保險累計繳納年限滿15年后,到了規定的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那么,養老保險交15年和25年的區別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以職工養老為例,先簡單介紹一下養老金的構成:
基礎退休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 溫 馨 提 示-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可估算為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按照規定,有0.6、0.8、1、2、3幾個固定數字進行計算)。
大家也可以到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http://si.12333.gov.cn/)去測算自己未來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到手養老金以實際為準
注:上一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可至當地統計局官網查詢(次年6月)
從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都和繳費年限成正比。
我們以小張為例,來估算一下他交15年和25年養老保險的差異。
小張,30歲,每月工資8000元,擬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7000元,每個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為:
單位繳納:8000×16%=1280元
個人繳納:8000×8%=640元
假設小張每年的工資漲幅與社會平均工資漲幅一致,按5%進行計算,不考慮通貨膨脹、個賬利息、政府養老補貼等因素,且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那么小張交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可領養老金的區別如下圖:
注:受各種其他現實因素影響,如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工資上漲、離職待業等等,表格內數據僅供參考。
可以看得出來,交25年養老保險的情況下,每個月可領養老金幾乎是交15年的2倍,再加上利息、政府補貼等,實際數據可能會更多。
所以養老保險的確是交得越久越好,交15年只是最基礎的保障。而且繳納養老保險相當于做了一個長期的強制儲蓄,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通貨膨脹,所以建議大家盡量延長繳納養老保險年限。
二.社保年限對醫保的影響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醫療保險也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兩大類。由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不設繳費年限,所以在此不做討論。
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中關于繳費年限的規定(2009年11月后初次參保)是這樣的:
連續不間斷繳費滿15年或累計繳費滿20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經有關部門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也就是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后,可以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那么繳費年限對職工醫保的待遇有什么影響呢?
答案就是: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余額。繳費年限越久,醫保卡中的個人賬戶余額就越多,在就醫時可以使用的就越多。
提醒:醫保斷繳后次月就不能享受醫保報銷待遇了,只能使用醫??▊€人賬戶里的余額,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斷繳。
- 溫 馨 提 示 -
連續繳費年限:連續不間斷繳納,中間不可斷檔(斷繳超過3個月即視為斷檔)。
累計繳費年限:年限按繳納的年限相加累計而得,允許斷繳。
三.社保繳費年限對其他三險的影響
最后簡單說一下社保中的其他三險是否受繳納年限影響:生育險、工傷險、失業險。
生育險:以成都為例,如果有計劃要生孩子,并且要用醫保中的生育險進行報銷,需要連續繳費滿1年,但隨著三孩政策的落地,各地也在逐漸放寬生育報銷享受的條件,具體可查看文章:
工傷險:只要參保就能獲得保障,和參保年限關系不大。
失業險:一般來說,失業之前繳納社保時間越長,可領取失業金越久,最多不超過24個月。
來源:部分轉自惠蓉保
版權所有 2006-2020 上海煦翔市場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滬ICP備20014294號